第八届浙江药学大会暨第五届创新药物研究大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3-10-13

风起潮涌台州湾畔,逐浪绿色制造未来。2023年10月10日,第八届浙江药学大会暨第五届创新药物研究大会在浙江台州成功举办。本届大会汇聚周其林、冯小明、马大为、俞飚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杰青、教育部长江学者骆广生等院士专家、知名学者;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医疗机构、新闻媒体等嘉宾600多人齐聚台州,围绕“绿色技术 先进制造”主题,设1个主论坛,5个分论坛,30个主旨报告,4场圆桌对话,涵盖“药物合成前沿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创新制剂的机遇与挑战”“药物绿色连续智能制造技术”“药物经济学”“用药安全科普能力提升”等专题,共话制药产业技术转型及先进制造未来新趋势。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惠,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李永伟,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魁,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武传宇,中共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俞飚,浙江省药学会理事长邵元昌担任大会主席。

作为大会主办方,中共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在致辞中表示,台州医药产业起步早、门类全、研发能力强,国际化程度较高,具有独特的产业集群优势、科技创新优势、龙头引领优势和绿色发展优势。多年来,逐步形成从中间体、原料药到仿制药、制剂、生物药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并紧扣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导向,以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以建设新医药健康城为载体,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医药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全力打造国际领先的特色原料药集聚区、国家医药先进制造示范基地和世界级高端医药制造中心,进一步提升医药产业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期待九洲药业在内的众多台州医药企业,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加强交流,深化协作,达成丰硕的合作成果,在携手互信中实现共赢发展。

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表彰,激励药学科学技术创新

大会举行2023年浙江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表彰仪式,“右旋酮洛芬的酶法合成技术研发与应用”等9个项目获得2023年浙江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药学会副理事长、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长娄小娥宣读浙江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表彰文件,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中国医院协会执行副会长陈时飞,浙江省药学会副理事长丁列明、吕春雷、何利民,监事长陈月华为获奖代表颁

举行授牌、项目签约,助推成果应用转化

产学研结合,是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更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为进一步加强重点科研院校和重点医药企业的紧密合作,大力推进产学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大会举行了浙江省药学会九洲药业创新服务站授牌仪式,以及“利用手性双氮氧-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开发抗疟药物手性中间体项目”“催化偶联技术开发中枢神经类药物关键中间体合成工艺项目”“智能制造赋能抗体药物生产线项目”“电合成技术研究院实验室共建项目”等4个项目签约仪式。

院士专家主旨演讲,凝聚产学研生态力量

突破与创新是科学与技术不断进步的助推器。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走出一条未来世界的创新之路。这是属于医药行业的发展风向,更是属于每一个制药人的责任与担当。与会院士、专家、学者围绕主题报告阐述绿色制药技术科学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分享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内容涵盖手性技术、铜催化技术、新电技术、流动化学技术、连续流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凝聚产学研生态力量,助力医药行业低碳智能升级。在《科学审评推动中国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副主任杨志敏从评审工作情况、实践与思考、挑战与展望三大方面对2023年中国抗肿瘤新药审评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报告。她指出,新药研发应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患者为中心。当前新药研发仍面临很多挑战,希望未来能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学基础,加强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加强多学科合作,创新研究方法和工具,提高研发效率。同时介绍了我国创新药审评与监管创新举措,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审评审批等制度改革推动新药创新,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在《手性螺环催化剂及其不对称催化氢化》主题报告中,系统介绍了手性螺环铱金属配合物及其在酮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研究,展示了不对称氢化方法在天然产物合成当中的应用。研究团队经过20年探索,发现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手性螺环催化剂,被称为“周氏催化剂”。这些手性螺环催化剂具有广谱性,在许多不对称催化反应中都表现出优于其他手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和应用,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如今已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被用于200多种不对称合成反应,还被制药公司用于多种手性药物的生产。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冯小明围绕《优势手性催化剂的创制》主题,为与会嘉宾进行了学术分享。手性化合物是指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同,但左右排列相反,如实物与其镜中的映体。不对称催化是获得手性分子最高效、最绿色的途径,其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是优势手性催化剂创制,既要促进化学键断裂和重组,同时还要控制分子空间取向。不对称催化剂的突破与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发现关系密切,不对称催化是合成科学中最具挑战性的方向之一,原创性优势手性催化剂是自主研发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根基和源泉。未来,需要注重发展更加高效、高选择性的手性试剂和催化剂,不对称合成新反应、新方法、新概念及策略,实现手性物质的精准和绿色创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作《铜催化的偶联反应》主题报告。马大为院士表示,如今催化剂已是每天成百上千的化学家研发新药的必备利器。利用铜催化剂、草酰胺催化体系,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一大类芳卤以及杂芳卤化合物的羟基化反应,此类反应条件简单,而且催化剂和配体都较廉价,产率优良,官能团容忍性好,并且实现了克级规模的制备,该方法突破了反应条件苛刻和普适性差的局限,得到上千次应用,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现代药物发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学术报告内容丰富、详实,涵盖了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现场受到热烈回应。当日下午,大会分设“药物合成前沿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创新制剂的机遇与挑战”“药物绿色连续智能制造技术”“药物经济学”“用药安全科普能力提升”等5个平行分论坛,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汤文军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吴杰、美国化学会OPR&D杂志主编Kai Rossen博士等专家、学者,与参会嘉宾分享30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为在场的与会嘉宾搭建高层次高质量的医药学术与产业交流对接平台。

本次大会设有圆桌对话环节,就当前制药工业面临的制造技术主要痛点、难点以及绿色制药前沿技术开发和应用,浙江省创新制剂的发展路径,药学科普的难点、基层药学科普经验分享,药物经济学与医疗、医保、医药等话题,对话嘉宾进行了深度探讨和交流。


[后记]

创新药物研究大会”,自2019年由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并联合国内高校、学术研究机构、权威院士专家等共同承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论坛。五年来,论坛紧跟时代脉搏,聚焦医药创新产业动态、趋势和成果,展现医药创新领域的思想、声音和洞见,在前四届的深耕打磨中逐渐形成品牌效应,搭建了交流合作、行业趋势和高端人才集聚的新平台。本届大会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大会,围绕绿色制药创新技术和产业未来制造工艺发展新方向、新趋势,汇聚国内外众多医药创新领域获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院士、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等,主题演讲、高端对话、专业论坛相结合,开展学术交流、政策研讨和产业对话,共同探讨现代绿色制药技术创新,推进中国制药绿色技术和先进制造进程,加快医药产业工艺技术的革新和迭代。大会见证了绿色创新技术和行业领袖论剑的双向奔赴,探索科技创新的理念,共话产业前沿技术,共商应用趋势热点,共享学术盛宴,共推产业发展。